通博与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 ,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 。所址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内 。
从五位筹建者 ,到现在的千余名师生员工;从借用房间做研究 ,到如今拥有三栋科研楼;从最初44万元年度经费 ,到现在约8亿元的年度经费;从仅有两台16位微型计算机 ,到如今形成了以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基础前沿研究 、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科研体系 ,建立了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点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方向的学科布局 。通博人秉承“创新求实 ,永竞一流”的精神 ,栉风沐雨 、披荆斩棘 ,不断迈上新台阶 。
通博有软件基础研究部 、软件高技术研究部 、软件应用研究部和软件发展研究部等四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 ,集中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 、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 ,拥有一支高素质 、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通博现有在职职工1073人 ,其中科技人员903人 、管理支撑人员75人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人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
通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博士学位培养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 ,共有在学研究生587人(其中博士生254人 、硕士生333人) 。并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有在站博士后30人 。
通博积极参与院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内许多省市 ,国际上美 、欧 、日 、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挂靠在通博 。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软件学报》 、《中文信息学报》 、《计算机系统应用》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 。
建所三十多年来 ,特别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 ,通博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获院 、省部级以上成果奖46项(仅统计为第一完成单位) ,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 、三等奖2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计算机领域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出自通博 。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12月)